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

輔助記憶體

Blu-ray Disc藍光光碟,英文簡稱BD),是DVD之後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一,用以儲存高品質的影音以及高容量的資料儲存。須注意的是「藍光光碟」此一稱謂並非本產品的官方正式中文名稱,此乃中文世界裡人們為了易記而自行取的非官方的中文名稱,SONY公司本身並未幫本產品的中文名稱正名。藍光光碟是由SONY松下電器等企業組成的藍光光碟聯盟(Blu-ray Disc Association:BDF)策劃的次世代光碟規格,並以SONY為首於2006年開始全面推動相關產品。藍光光碟的命名是由於其採用波長405奈米(nm)的藍色激光光束來進行讀寫操作(DVD採用650奈米波長的紅光讀寫器,CD則是採用780奈米波長)。藍光光碟的英文名稱不使用「Blue-ray」的原因,是「Blue-ray Disc」這個詞在歐美地區流於通俗、口語化,並具有說明性意義,於是不能構成註冊商標申請的許可,因此藍光光碟聯盟去掉英文字e來完成商標註冊2008年2月19日,隨著HD DVD領導者東芝宣佈將在3月底結束所有HD DVD相關業務,持續多年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爭正式劃上句號,最終由SONY主導的藍光光碟勝出。


隨着硬件加工技術的發展,軟盤尺寸漸漸減小,容量漸漸增加。軟盤是1990年代電腦必備設備之一,因為把它製作成啟動盤以及更新BIOS時需要用到。但是 由於軟盤介質讀取方式固有的局限——磁頭在讀寫磁盤數據時必須接觸盤片,而不是像硬盤那樣懸空讀寫——它已經難以滿足大量,高速的數據存儲,而且軟盤的存 儲穩定性也較差(一張正常的軟盤,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,如受熱、受潮、多次讀寫,均使之壽命減少)。後來雖然有很多升級產品如zipls120Jaz Drive等,但是都難以同時解決兼容性和速度容量兩者直接的矛盾。隨着光碟閃存盤移動存儲介質的應用,3.5英寸的軟盤使用已越來越少,而5.25英寸及8英寸的軟盤在2000年代,閃存盤普及後被淘汰。 2007年2月,歐洲最大的電腦零售連鎖店PCWorld宣布停止銷售軟驅和軟盤。2009年9月,索尼公司宣布,公司已經於今年上半年內全面停產3.5寸軟盤驅動器產品,預計在今年年內就會清空庫存,徹底退出該市場。不過索尼同時也宣布,軟驅產品線停產後,公司仍將保留軟盤產品線,繼續進行製造和銷售。



磁帶Magnetic tape)是一種非揮發性的存儲媒體,由帶有可磁化覆料的塑料帶狀物組成(通常是捲起),由於磁帶是循序存取的裝置,特別是一次讀寫大量資料的狀況,因此磁帶是傳統備份。磁帶可儲存的內容多種多樣,同樣的,磁帶也多種多樣,比如,用於儲存視頻錄像帶,用於儲存音頻的錄音帶(包括reel-to-reel tape緊湊音頻盒帶(Compact audio cassette)、數字音頻帶(DAT)、數字線性帶(DAT)、8軌軟片(8-track cartridges))等等各種格式的磁帶),用於計算機的磁帶(在1980年代曾被廣泛應用,但現在已經不常用)。在中文使用地區中,通常「磁帶」或者「錄音帶」一詞指卡式錄音帶,因為它的應用非常廣泛(右上方有它的圖片)。在臺灣,reel-to-reel tape被稱為盤式錄音帶、Compact audio cassette被稱為卡式錄音帶8軌軟片(8-track cartridges))被稱為匣式錄音帶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